

Mythical Creatures by Wallace Chan (Sulptures & Carvings)

Goddess of Mercy by Wallace Chan (Sulptures & Carvings)
起點(1973年-1980年代)
更多圖片
起點(1973年-1980年代)
陳世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隨父母及三名姐弟,從中國福州移居香港,他當時五歲。他童年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極端貧困中。他在一家天台書塾接受了僅兩年的教育之後,於十三歲開始全職工作,多為送貨員、小販或紡織工人,以養家糊口。
他在十六歲時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技傍身,才能改善前景。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遜首次訪華,西方對中國工藝品的需求大增。香港作為出口中心,雕刻業得以蓬勃發展。陳世英進入一家本地工場,成為寶石雕刻學徒。
在工場九個月後,反複的工序令他甚為苦悶。他對自由創作的渴望,促使他違背家人的意願,離開了工場,並在家中的走火通道旁,自立寶石雕刻工作室。那是1974年,他才十七歲。
他於1973年至1980年代初期創作的雕刻作品,以中國民間傳說及佛教人物為主題。貧窮而年少的他,必須在每件作品完成後,立即將之出售,換取資源去繼續創作。 因此,現時只剩少量當時未有售出的作品,留作文獻存檔之用。
起點(1973年-1980年代)
陳世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隨父母及三名姐弟,從中國福州移居香港,他當時五歲。他童年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極端貧困中。他在一家天台書塾接受了僅兩年的教育之後,於十三歲開始全職工作,多為送貨員、小販或紡織工人,以養家糊口。
他在十六歲時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技傍身,才能改善前景。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遜首次訪華,西方對中國工藝品的需求大增。香港作為出口中心,雕刻業得以蓬勃發展。陳世英進入一家本地工場,成為寶石雕刻學徒。
在工場九個月後,反複的工序令他甚為苦悶。他對自由創作的渴望,促使他違背家人的意願,離開了工場,並在家中的走火通道旁,自立寶石雕刻工作室。那是1974年,他才十七歲。
他於1973年至1980年代初期創作的雕刻作品,以中國民間傳說及佛教人物為主題。貧窮而年少的他,必須在每件作品完成後,立即將之出售,換取資源去繼續創作。 因此,現時只剩少量當時未有售出的作品,留作文獻存檔之用。
訂閱電子報
* denotes required fields
We will process the personal data you have supplied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or change your preference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link in our emails.